第74章
關燈
小
中
大
“用琉璃做罐頭,這也太貴了吧!”見到裝在晶瑩剔透的玻璃瓶裏面浮在糖水裏面同樣顯得晶瑩剔透的柑橘果肉,房遺愛頓時就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不管是嶺南,還是南海,那裏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可以說,罐頭這東西,將來肯定是要走量的,加上這樣的玻璃瓶,這瓶子比果肉還貴,這能賣出多少?
李悅沒說現在玻璃已經可以量產了,他笑道:“不過是為了讓你能直觀地看到怎麽回事,所以才用了這個,其實用陶罐也是一樣的,做好了之後,趁熱封口就行!咱們也可以做成幾種規格,普通的水果,咱們就用陶罐,還可以做成不同的大小,而像是一些珍貴的鮮果,比如說楊梅荔枝之類的,咱們就可以挑選那些大果做成玻璃的,價錢嘛,自然要比陶罐的貴許多!對於許多人家來說,他們吃的其實不是罐頭,而是面子。其他人家只能拿陶罐的,自家就能吃玻璃罐的,這個就能讓許多人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
對於房遺愛這樣的人來說,只要稍微一點,他就能明白下面的意思,當下他的眼睛就開始放光,腦子裏迅速轉過了一連串的主意。他一拍李悅的肩膀,咧開嘴角,笑得簡直就像是剛剛偷到了一只雞的黃鼠狼一般:“十五郎,真有你的,難怪你那麽能掙錢,你這小腦袋瓜就是這個!”說著,他豎起了大拇指。
李悅很想翻一個白眼,這就誇上了,你要是見識過後世那些特別擅長割韭菜,收智商稅的營銷大師,你還不得五體投地啊!李悅這點本事,不過就是耳濡目染了一點皮毛而已。
李悅沒有再說什麽,而是說了一下這個罐頭的操作過程,雖說這年頭沒有什麽馬口鐵,用螺紋鐵皮做蓋子如今也不太現實,但是,用軟木加蠟封就沒什麽問題了,加熱後的罐子直接塞上軟木,等到冷卻之後,也就封得很嚴實了,再塗上一層蠟,這就很保險了。寧州那邊如今正在對石油進行加工,已經能夠利用石油制作石蠟還有制作墨條,等到技術再成熟一點,蠟燭的價格就能大幅度下降,當然,李悅也沒打算用石蠟做食品的封裝,他選擇的是白蠟蟲分泌出來的白蠟。這年頭對於這種白蠟的應用幾乎還沒有,蠟燭差不多都是用羊油牛油做的,所以價錢一直居高不下,據說開國那會兒,因為朝政不寬裕,即便是太極宮,也不能經常燈火通明。如今嘛,別說是牛油羊油的蠟燭了,就算是蜂蠟的蠟燭,宮中用起來也是不省的,畢竟,有錢了嘛!
像是寧州那邊,百姓對於照明什麽的,更加是不太在乎,從石油裏面提煉出來的油是真的非常廉價,別說是用來照明了,許多人家直接用來做飯取暖都是正常的。如今這些石油制品在草原各個部族那裏也是硬通貨,他們那邊原本都是用曬幹的牛糞作為燃料,但是這個嘛,燃燒效率也就是那樣,另外就是,這個引火其實是比較慢的,因此,弄點油回去,每次引火的時候稍微澆一點,那起火就比較快了,這對於他們的生活來說,能夠提升不少的方便程度。
不過這玩意終究是危險品,少量的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大批量的出售,那就得做好密封,要不然的話,像是汽油揮發性很強,空氣中濃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稍微有點火星子,就會造成爆炸,那可不是說著玩的。因此,寧州那邊一直以來對外出售很少,就是零散著一桶一桶地賣,多了那肯定是不行的。
總之,這個罐頭做好之後,一般情況下,一年半載的保質期是沒什麽問題的,甚至,這些果肉除了做罐頭之外,還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果醬,對於喜好甜食的大唐人民來說,絕對會非常喜歡,吃蒸餅烤餅的時候抹一點果醬,做各種點心的時候加一點果醬,甚至,做菜的時候加一些果醬的事情,大家絕對是做得出來的。尤其,嶺南那邊本來就是甘蔗的原產地,在那邊制糖比起在其他地方成本更低,對於需要加入一定糖分保鮮的罐頭和果醬來說,自然也是一大利好。
房遺愛被李悅畫的大餅忽悠得滿腦子都是黃燦燦的銅錢,要不是如今還是冬天,他恨不得立馬去嶺南將事情安排下來。沒錯這等大事,他不準備只是派人過去,他得自己過去一趟,要不然的話,他是真不放心,畢竟,按照李悅的說法,不管是做罐頭還是做果醬,別的不說,你得弄得幹凈才行,要不然的話,根本保證不了那麽長時間的保質期。你要是水果沒弄幹凈,也沒用開水將罐子清洗幹凈的話,只怕東西還沒運到長安呢,罐子裏面就已經開始發黴了。這年頭又不像是後世,那種三無小作坊為了防止吃出問題來,還能往產品裏面加各種添加劑,據說有的甚至還能直接將一些廉價的消炎藥磨碎了摻和進去,以保證不會吃出問題來。但是現在,除了糖和鹽,哪有什麽所謂的食品添加劑呢?在這個時代,罐頭只能是一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所以,這對於工人的要求是很高的,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掙錢大計,房遺愛覺得,自己必須要先看好了情況再說,另外,負責這事的也得是靠譜的人才行。畢竟,罐頭的受眾並不是下面那些普通的百姓,起碼也得是這個時代小康階層的人,這些人在地方上都是有著一定地位和話語權的,要是吃他們房家的東西吃壞了肚子,甚至吃出人命來,房遺愛覺得自己是扛不住的。
這也是為什麽李悅自個不樂意幹的緣故,李悅手底下是真沒有這麽多靠譜的人,與其自個去費心費力,不如讓別人去幹,自個出個主意,占一點點幹股做分成就行。
房遺愛早就不是當年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了,他遭遇了幾次生活的毒打,已經明白了許多事情,另外就是,他得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沒孩子的時候,就他們夫妻兩個,自然沒什麽顧忌,但是有了孩子,他們做事其實比起以前來,是有些束手束腳的,別的不說,他們哪怕並不信佛,但是,在孩子身上,他們還是覺得,得多為孩子積累一些福祉。為了防止賺錢不成反而變成作孽,即便嶺南那邊的氣候有些問題,不過房遺愛自忖自己身強力壯,還是能挺得住的。
房遺愛的打算並沒有瞞著別人,其他一些駙馬一邊覺得房遺愛是小題大做,一邊也敬佩房遺愛的決心。可惜的是,瓊州可比嶺南還要遙遠,又得出海,每年在瓊州那邊采香的商人有許多就葬身在大海之中,所以,他們可不想冒這樣的風險,不過,事情都得有人去做,像是如今,他們就在家族中尋摸可靠的,或者說是能夠拿捏得住的旁支庶子,給他們難以拒絕的好處,然後讓他們去做。這年頭,宗族的力量是後世的人所不能想象的,以宗族的名義要求,能夠拒絕的人是真的很少,因此,他們的事情還算是比較順利。
顯慶三年的正旦比起前面幾年都更加隆重,因為羊毛、棉花還有其他方面的貿易,盡管西突厥那邊,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一直對大唐耿耿於懷,但是,下面的部族如今小日子過得都不錯,他們又不是真的戰爭狂,沒事就想要打仗。大家的族人都是寶貴的,若是在戰爭中損傷過多,以突厥人的心性與風俗,甭管你之前立下了什麽樣的戰功,一旦你暴露出了虛弱的本質,那麽,迎接你的就是其他部族的吞並。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阿史那賀魯一直以來宣傳大唐威脅論,對於之前突厥幾次敗在大唐手裏各種不甘心,希望能夠恢覆突厥曾經的輝煌,下面的小部族一直不太買賬。
真要是打起來,咱們的羊毛賣給誰,豈不都砸手裏了?而且,比起打仗,賣羊毛可就舒服多了,找一些奴隸,多給羊梳毛,等到夏天的時候,再將羊毛一剃,立馬就有人上門來收購,中原那邊做的毛線還有羊毛氈子,羊毛毯子,毛呢布料,那可都是好東西,又擋風又暖和,比起他們自個搞出來的毛氈,不知道強到哪裏去了。總之,他們如今的日子,那叫一個舒服,他們不需要耗費多少代價,就能夠養活更多的族人,既然如此,何必要大動幹戈呢?因此,西突厥那邊甚至出現了分裂的意思,很多人都覺得,如今的日子已經很是不錯,而沙缽羅可汗的思想實在是太危險了,一旦沙缽羅可汗跟大唐開戰,他們如今的日子就要化為泡影,因此,一些小部族已經準備直接內遷到河套地區,徹底投靠大唐,另外一些呢,準備如同曾經東西突厥分裂一樣,打算另外再立一個突厥王庭,請大唐天子冊封一個新的可汗,借助於大唐的威懾,跟沙缽羅可汗分庭抗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些部族首領就直接跑到長安來朝貢天子了。
而西域那邊,同樣也是一樣,以前西域一些小國都覺得大唐在西域待不長,就像是當年的大漢一樣,大漢當年同樣也是在西域設了都護府的,結果最後呢,還是撤離了出去,西域依舊是那個西域,最多就是多了一些漢人留下來的血脈,但是時間長了,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是漢人了。就像是高昌,真要算起來,他們的祖先遷移到西域還沒多少年呢,但是,他們很多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來處。
因此,一開始大唐攻下高昌的時候,西域各國僅僅就是緊張了一陣子,後來就開始盤算著大唐什麽時候會放棄西域,哪知道,原本在西域那邊也就是當做觀賞性植物的白疊子到了大唐那邊,居然被人發現是一種極為有價值的經濟作物,這也就算了,就算棉花價值很高,若是大唐就是在自家的地盤種植,跟西域也沒太大關系,最多他們那邊多出一種互相交流的商品,他們可以想點辦法,從大唐那裏弄到棉花的處理辦法,回頭他們自個也能種。結果不知道是什麽人出了個主意,那些大唐人直接就開始在高昌故地種植起了棉花,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很是不錯,然後第二年的時候,就有大批的漢人遷移了過去,轟轟烈烈地種植起了棉花。
目光短淺一點的,趁機跟安西都護府做起了糧食買賣,畢竟,棉花又不能當飯吃,多了這麽多人,光是指望著從中原運輸糧食過去,顯然不怎麽現實,所以,從西域那邊購買糧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光長遠一些的就知道,這些中原來的漢人以後不光是不會走,反而會更加深入西域了,頓時許多國家都有了危機感,為了防止被抓住把柄,成為大唐經略西域的一個突破口,這會兒西域各國都爭先恐後地派出使者,甚至一些王室成員親自前往長安朝貢,表示自己的臣服之意,免得回頭大唐覺得自己不夠恭敬,就直接打上門來,將自家的土地也變成棉花地,那後悔也晚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李治是非常得意的。當年李世民被尊奉為天可汗,靠的是大唐的赫赫戰功,但是如今嘛,李治這邊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不管是突厥那些部族,還是西域各國,為了這次的朝貢都準備了許多賀禮,而按照天朝上國的作風,自然也是要加倍回賜的。要不是擔憂自個國家的命運,其實許多小國真的打算年年來一回,完全是白賺!
對於賞賜這些小國,朝堂上並沒有什麽異議,比起貞觀朝不同,李治上臺之後,還真沒什麽天災人禍,國庫充盈,這點賞賜比起當年楊廣的做派來,其實就是小兒科,因此,朝堂內外也很是淡定。甚至還有一些還在趁機斂財,比如說李義府一流,他知道西域諸國的擔憂,趁機販賣了一把焦慮,引得那些使者給李義府送上賀禮,就指望著真要是出了什麽事情,這位能在朝堂上說點好話。
而李悅這邊,也是這些小國送禮的重點,畢竟,李悅其實是最靠近西域各國的藩王,而寧州那邊的變化都與李悅有關,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小國都深信,李悅的態度對於西域來說非常重要。
結果,李悅禮物是收下了,但是,他壓根沒打算給西域各國說什麽好話。說白了,西域小國就是典型的生活在夾縫裏頭的國家,他們必須要在中原和草原霸主中間左右逢源,中原大多數情況下,其實要比草原霸主好糊弄,因為中原起碼講道理,但是草原上那些霸主一般情況下根本不講道理,他們只認利益。比如說,在他們遭遇什麽白災風災之類災害的時候,他們若是忖度著自己不是中原的對手,那麽,他們便會先跑到西域這邊過來搶劫一把,畢竟,比起兵強馬壯,稍微不註意就是崩掉一嘴牙的中原,其實還是西域比較好欺負一些。一般情況下,唯有草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一統,有了足夠的實力,並且中原那邊也比較虛弱的時候,這些草原上的霸主才會真正去找中原的麻煩,平常的時候,最多也就是在邊境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搶劫一把,多半根本不會深入,免得引發了中原那邊的反擊。
國與國之間也是存在著欺軟怕硬的現象的,比起講道理的鄰居,還是不講道理的惡鄰更加讓人容易產生顧忌之心,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西域各國都是傾向於突厥的。
但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一方面突厥雖說依舊很兇惡,但是,他們之前在幾次戰爭中都輸得比較慘,連頡利可汗都被抓到長安給天可汗獻舞去了,可以說,從二十年前開始,突厥在面對大唐的時候,幾乎就沒占過上風,哪怕如今突厥養好了之前被打掉的幾顆牙齒,像是恢覆了不少元氣,但是,他們畢竟不像是之前那樣有著足夠的威懾力了,反倒是大唐,如今卻是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李悅能夠理解小國的心態,但是,理解是一回事,立場又是另一回事,屁股不能坐歪了。他是大唐人,要看重的也是大唐的利益,所以,別說西域小國的那些禮物在李悅看來算不上什麽,就算是真的還不錯,李悅也不會為了這點利益就忘了自己的立場。不過,不收也不行,你要是不收,人家沒準就覺得你對自己有敵意,回頭誰知道他們會有什麽反應,因此,收是收了,但是李悅也準備了一些寧州的特產做回禮,就當做是普通的禮尚往來了。
那些人也摸不清楚李悅到底是什麽態度,不過,想想李悅的年齡,估計近幾年內,李悅應該在大唐的西域戰略中沒多少話語權,因此他們便也不再追根究底。
不管怎麽說,這一年的正旦大宴就變得非常熱鬧起來了,為了讓這些小國使節賓至如歸,教坊司還特別找了一些胡人表演了胡旋舞之類的節目,不管以李悅看來,他們對大唐原本的歌舞更感興趣。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後世的時候,歪果仁跑到種花家來玩,人家本意是為了體會種花家的特色,結果好客的種花人還領著他們去吃牛排沙拉之類的西餐,他們在自個的國家早就吃夠了,結果到了異國他鄉,還得再吃一遍,而且還是那種經過改良的,不怎麽正宗的家鄉菜,這就有些尷尬了。胡旋舞什麽的也是一樣,他們在自個的國家見得多了,自個說不定還能跳兩段,所以,也就沒多少意思了,反倒是中原自個的歌舞很有些看頭。不過,李治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想頭,安排了一場《秦王破陣樂》,倒很是叫一幫小國使節有些戰戰兢兢,畢竟,《秦王破陣樂》裏頭炫耀武功的成分實在是比較高,這些使節難免有些多想。
李悅也是頭一回見識到全套的秦王破陣樂,這玩意因為需要耗費的人力精力都比較多,演出一場其實是非常費力的,因此,自從此樂問世以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太廟獻俘之類的場合才會表演一次,有的時候幹脆也就是選取其中幾段表演一下,很少來全套,李悅出生以來,也沒遇到過什麽太廟獻俘之類的場合,最多就是正旦大宴的時候,教坊司選取其中的一兩段高潮演奏一下,然後就沒了,如今全篇一出,李悅頓覺就這一場,這次穿越也值了。
李治這邊志得意滿,但是草原上那邊,阿史那賀魯已經是愈發難以忍受如今的局勢了。他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原本他其實只是西突厥的大將,出身嘛,好聽一點是室點密可汗五世孫,實際上這就跟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一樣。像是突厥那些可汗,一個個正妻小妾一大堆,孩子也是一大堆,阿史那賀魯自個同輩的兄弟就好幾個,更別說是堂兄弟了,可以說,阿史那一族裏頭,起碼能有上百個人能自稱是室點密可汗的五世孫。不過,他也算是抓住了一個好機會,突厥之前被揍得挺慘,阿史那賀魯趁著這個機會,拉攏了許多突厥貴族,先是投奔了大唐,後來李世民駕崩,李治登基,趁著大唐顧不上草原的時候,這位叛唐自立。
偏偏李治登基之後,朝堂上的事情一度由長孫無忌做主,長孫無忌不算是鷹派人物,或者說,長孫無忌手裏頭沒有什麽靠譜的將領,朝堂上那些要麽當年開國的功臣,這些就算不是明面上就跟長孫無忌不對付,但是長孫無忌卻也不想讓他們繼續立功,而那些年輕一些的將領多半也是那些老將的部將門生,長孫無忌自然不希望這些人出頭,因此,雖說阿史那賀魯狠狠地下了李治的面子,但是大唐這邊最終並沒有做出什麽樣的反應。
這也讓阿史那賀魯自覺看出了大唐的虛實,覺得如今的大唐已經是青黃不接,也該到了突厥覆興的時候了。
哪知道,西突厥還沒囂張幾年呢,大唐就弄了些小恩小惠,將下面的那些部族給拉攏了過去。阿史那賀魯也承認,寧州那邊產的東西挺好用,各種羊毛制品很好,鐵鍋雖說沒法重鑄,但是用來做奶酪什麽的也非常耐用,就算是不能重鑄了當做事武器,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往身上一擋,可比尋常的盾牌強得多。但是,北周距離如今也不過就是不足百年的時間,百年之前,統治著中原這個花花世界的還是鮮卑人,再往前,還有匈奴人,羯人什麽的,那時候突厥人其實還是柔然人的奴隸,但是,他們依舊記得那個時候,胡人的風光。所以,阿史那賀魯是真的向往著中原的花花世界,若是突厥能夠打下中原,哪怕只是打下半壁江山,對於突厥人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就算僅僅是劫掠一把北方呢,他們能夠獲得的好處也比唐人給的那些小恩小惠強多了。
阿史那賀魯自覺自己才是為了突厥好,目光長遠,偏偏下面那些部族都是目光短淺之輩,再這麽一下,下面那些部族都要被唐人收買了,所以,阿史那賀魯覺得不能再等了,他想要先下手為強,等到他先跟大唐打一場,下面那些部族就算是再不願意,也得跟著一條道走到黑了。
當然,阿史那賀魯的這點小心思,大唐這邊如今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是很在乎,事實上,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邊境太平的,有的人想要軍功,有的人想要土地,很多人已經覺得,漠南這邊的氣候其實跟西域那邊沒什麽區別,西域能夠種棉花,漠南應該也能種了。最好能夠將突厥人趕到漠北那邊吃沙子,或者是直接把他們往西域那邊攆,他們在前頭將西域那些小國幹掉,大唐跟在後面撿便宜就好了。
如今上元節還不是正式的假期,不過,上元節點燈的風俗卻是已經有了,李悅一直到在長安看過了燈會之後,才啟程返回寧州。在這段時間,寧州這邊的軌道已經滿負荷運行了起來。雖說下過幾場大雪,但是清理軌道上的積雪和清理官道還有其他道路上的積雪完全是兩個概念。因此,許多商人為了方便或者說是更快地將貨物運到西邊,幹脆就選擇了軌道。而這個的確沒有辜負他們花的運費,甚至折算一下,軌道運輸的運費可比他們通過別的方法運輸便宜多了,因此,到了寧州之後,一些大商人恨不得拍著胸脯表示,他們要出錢將軌道修到西域去了。
他們不是第一個這樣想的,之前那些遷移人口去安西的就已經有這個想法了,不過,李悅暫時沒答應下來,他也是考慮到突厥那邊未必太平,回頭別被突厥人破壞掉,那就麻煩了。要是李悅這個藩王像是漢朝時候的藩王一樣,能夠建立自己的軍隊,那麽這事倒是沒什麽好說的,沿著鐵路搞一個護路隊伍,借助於鐵路的機動性,這事不是不能幹。問題是,大唐的藩王可沒有組建軍隊的權力,當年也就是李世民因為開國那會兒開了個頭,搞了個天策府,然後呢,這丫的就在天策府都解散之後,來了個玄武門之變,這等前車之鑒在前頭,就算是親兒子,那都別想沾手軍隊的事情,何況是自個組建軍隊。就像是當年李承乾造反,明明東宮就有五衛,最後他還是得去拉攏幾個軍方的大佬。
至於讓那些世家保衛軌道的事情那就更別提了,開了這個口子之後,說不定西域以後就不是大唐的西域,而是世家的西域了!這些世家最擅長的就是因勢利導,給點顏色就開染坊。所以,在大唐對這裏有著足夠的控制力之前,修路的事情還是省省吧!
世家的聲音李悅都懶得聽,何況是這些商人,就算是他們背後有人,李悅也是用不著多給他們多少面子的。他到了寧州之後,就開始繼續幹自個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自然有王府那些屬官負責。
自從李洽和房遺則在李悅這裏得了足夠的好處之後,即便寧王府的屬官品級都不算高,但是依舊有許多人趨之若鶩,畢竟,誰跟錢也沒仇,當官撈錢還有點風險,在李悅這裏,不走歪門邪道,正經的收入都非常豐厚。那些被派出來給李悅作護衛的那些人原本還被人同情,畢竟從長安跑到寧州這邊,某種意義上都跟流放差不多了,但是如今他們回長安之後,大把的人想要跟他們換,畢竟,在長安任職也就是聽起來好聽,但是糟心的事情其實很不少,別的不說,在寧州那邊,他們只需要聽寧王的就行,而在長安,他們這些人就屬於一個媳婦頭上頂著好幾個婆婆,誰的話都得聽,另外就是,還有許多人得罪不起,雖說升職的潛力比較高,但問題是,潛力是潛力,概率是概率!與其等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的升職,還是多撈點錢比較劃算。以前的時候,寧州那邊或許還有可能撈點軍功,如今大概是不行了,據說那些突厥人,回鶻人到了那邊都跟孫子一樣,一個個點頭哈腰的,就指望著能多換掉寧州的好東西。像是布料還有什麽汽油之類的,他們那些護衛每個月都有不少配給,他們反正是包吃包住,每季都有新衣服,所以,很多護衛東西領到手就轉手賣了,買家一般就是那些突厥人或者是回鶻人。總之,聽說了曾經這些同僚的待遇之後,京城這邊的十二衛成員大多都很是羨慕,只恨當年自己沒爭取一下,跟著寧王就藩。
護衛尚且如此,何況是屬官,李悅剛剛就藩的時候,王府的屬官一度都沒有配齊,好些還是房遺則用房家的面子才找來了足夠的人將架子撐了起來,等到後來,李悅這邊的屬官名額變得炙手可熱起來,偏偏寧王府這邊寧願找臨時工,也不願意輕而易舉地就將職位拿出來了。
不管怎麽說,如今寧王府的屬官不管是之前的還是後來的,都算得上是這個年代少有的精英分子了,甚至還有幾個姓氏還比較顯赫,不過,他們也就是一個姓氏能拿得出手了,五姓七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沾到家族的光的,許多實際上早就是旁支中的旁支,在家族之中論起地位,只怕都不如主家的心腹仆人,更別提給他們安排什麽差事了,能讓他們接受族學的教育,就已經是主家的恩典,等到讀過幾年書,他們也只能自謀生路。
李悅這邊就有幾個人是這些世家旁支出來的,他們也只能擔任不入流的職位,並沒有什麽品級,但是待遇卻並不差。他們過來走的也多半是房遺則或者是李洽等人的門路,不過,為了防止他們竊密,他們負責的也多半是一些無關那幾個產業的差事,李悅對他們也並不了解。
不過,因為之前賀蘭敏之的緣故,李悅如今打算在這群人之中挑選一些人進行自然科學的啟蒙,便表示要在王府之中設立一個學堂,對王府屬官的子女開放,以後會優先在王府任職,若是格外優異的,王府會負責舉薦給朝廷。
李悅這般一說,頓時,一群人都心動了。像是房遺則,他妻子作為荊王之女,雖說當年的事情沒有牽連到她,但是以後自家孩子想要出仕的話,難免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畢竟,長孫無忌雖說是死了,當年的案子卻沒有翻過來,荊王依舊頂著謀反未遂的罪名,有著這樣的外祖父,他們能有多光明的前途?而若是在李悅這邊就不同了,李悅是真的不太在乎這些。何況,李悅如果肯舉薦的話,還是比較靠譜的,畢竟,李悅在聖人那裏是真的挺有面子。因此,房遺則頭一個相應了號召,將自己年長的兩個兒子房承謹,房承儀送了進來。李洽自個孩子還小,最大的長女也不過就是三歲,但他居然說動了自個兄長李津,將侄子李培給送了過來。
有了這兩位帶頭,其他人幹脆利索地就開始寫信,準備將孩子接過來。在家讀書未必有什麽前程,到了李悅這裏,前程起碼能有個大半,誰也不是傻子,所以,他們不樂意才怪!因為軌道的存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有十幾個孩子,當然還包括了他們的家人,陸陸續續趕到了寧州,寧王府的學堂終於進入了正軌。
李悅沈醉在教書育人的成就感中,想著再過幾年,就有許多助手給大唐的工業化進程添磚加瓦了,結果第一批羊絨還沒有到位,突厥人的馬蹄聲就向著寧州而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悅沒說現在玻璃已經可以量產了,他笑道:“不過是為了讓你能直觀地看到怎麽回事,所以才用了這個,其實用陶罐也是一樣的,做好了之後,趁熱封口就行!咱們也可以做成幾種規格,普通的水果,咱們就用陶罐,還可以做成不同的大小,而像是一些珍貴的鮮果,比如說楊梅荔枝之類的,咱們就可以挑選那些大果做成玻璃的,價錢嘛,自然要比陶罐的貴許多!對於許多人家來說,他們吃的其實不是罐頭,而是面子。其他人家只能拿陶罐的,自家就能吃玻璃罐的,這個就能讓許多人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
對於房遺愛這樣的人來說,只要稍微一點,他就能明白下面的意思,當下他的眼睛就開始放光,腦子裏迅速轉過了一連串的主意。他一拍李悅的肩膀,咧開嘴角,笑得簡直就像是剛剛偷到了一只雞的黃鼠狼一般:“十五郎,真有你的,難怪你那麽能掙錢,你這小腦袋瓜就是這個!”說著,他豎起了大拇指。
李悅很想翻一個白眼,這就誇上了,你要是見識過後世那些特別擅長割韭菜,收智商稅的營銷大師,你還不得五體投地啊!李悅這點本事,不過就是耳濡目染了一點皮毛而已。
李悅沒有再說什麽,而是說了一下這個罐頭的操作過程,雖說這年頭沒有什麽馬口鐵,用螺紋鐵皮做蓋子如今也不太現實,但是,用軟木加蠟封就沒什麽問題了,加熱後的罐子直接塞上軟木,等到冷卻之後,也就封得很嚴實了,再塗上一層蠟,這就很保險了。寧州那邊如今正在對石油進行加工,已經能夠利用石油制作石蠟還有制作墨條,等到技術再成熟一點,蠟燭的價格就能大幅度下降,當然,李悅也沒打算用石蠟做食品的封裝,他選擇的是白蠟蟲分泌出來的白蠟。這年頭對於這種白蠟的應用幾乎還沒有,蠟燭差不多都是用羊油牛油做的,所以價錢一直居高不下,據說開國那會兒,因為朝政不寬裕,即便是太極宮,也不能經常燈火通明。如今嘛,別說是牛油羊油的蠟燭了,就算是蜂蠟的蠟燭,宮中用起來也是不省的,畢竟,有錢了嘛!
像是寧州那邊,百姓對於照明什麽的,更加是不太在乎,從石油裏面提煉出來的油是真的非常廉價,別說是用來照明了,許多人家直接用來做飯取暖都是正常的。如今這些石油制品在草原各個部族那裏也是硬通貨,他們那邊原本都是用曬幹的牛糞作為燃料,但是這個嘛,燃燒效率也就是那樣,另外就是,這個引火其實是比較慢的,因此,弄點油回去,每次引火的時候稍微澆一點,那起火就比較快了,這對於他們的生活來說,能夠提升不少的方便程度。
不過這玩意終究是危險品,少量的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大批量的出售,那就得做好密封,要不然的話,像是汽油揮發性很強,空氣中濃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稍微有點火星子,就會造成爆炸,那可不是說著玩的。因此,寧州那邊一直以來對外出售很少,就是零散著一桶一桶地賣,多了那肯定是不行的。
總之,這個罐頭做好之後,一般情況下,一年半載的保質期是沒什麽問題的,甚至,這些果肉除了做罐頭之外,還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果醬,對於喜好甜食的大唐人民來說,絕對會非常喜歡,吃蒸餅烤餅的時候抹一點果醬,做各種點心的時候加一點果醬,甚至,做菜的時候加一些果醬的事情,大家絕對是做得出來的。尤其,嶺南那邊本來就是甘蔗的原產地,在那邊制糖比起在其他地方成本更低,對於需要加入一定糖分保鮮的罐頭和果醬來說,自然也是一大利好。
房遺愛被李悅畫的大餅忽悠得滿腦子都是黃燦燦的銅錢,要不是如今還是冬天,他恨不得立馬去嶺南將事情安排下來。沒錯這等大事,他不準備只是派人過去,他得自己過去一趟,要不然的話,他是真不放心,畢竟,按照李悅的說法,不管是做罐頭還是做果醬,別的不說,你得弄得幹凈才行,要不然的話,根本保證不了那麽長時間的保質期。你要是水果沒弄幹凈,也沒用開水將罐子清洗幹凈的話,只怕東西還沒運到長安呢,罐子裏面就已經開始發黴了。這年頭又不像是後世,那種三無小作坊為了防止吃出問題來,還能往產品裏面加各種添加劑,據說有的甚至還能直接將一些廉價的消炎藥磨碎了摻和進去,以保證不會吃出問題來。但是現在,除了糖和鹽,哪有什麽所謂的食品添加劑呢?在這個時代,罐頭只能是一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所以,這對於工人的要求是很高的,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掙錢大計,房遺愛覺得,自己必須要先看好了情況再說,另外,負責這事的也得是靠譜的人才行。畢竟,罐頭的受眾並不是下面那些普通的百姓,起碼也得是這個時代小康階層的人,這些人在地方上都是有著一定地位和話語權的,要是吃他們房家的東西吃壞了肚子,甚至吃出人命來,房遺愛覺得自己是扛不住的。
這也是為什麽李悅自個不樂意幹的緣故,李悅手底下是真沒有這麽多靠譜的人,與其自個去費心費力,不如讓別人去幹,自個出個主意,占一點點幹股做分成就行。
房遺愛早就不是當年那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了,他遭遇了幾次生活的毒打,已經明白了許多事情,另外就是,他得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沒孩子的時候,就他們夫妻兩個,自然沒什麽顧忌,但是有了孩子,他們做事其實比起以前來,是有些束手束腳的,別的不說,他們哪怕並不信佛,但是,在孩子身上,他們還是覺得,得多為孩子積累一些福祉。為了防止賺錢不成反而變成作孽,即便嶺南那邊的氣候有些問題,不過房遺愛自忖自己身強力壯,還是能挺得住的。
房遺愛的打算並沒有瞞著別人,其他一些駙馬一邊覺得房遺愛是小題大做,一邊也敬佩房遺愛的決心。可惜的是,瓊州可比嶺南還要遙遠,又得出海,每年在瓊州那邊采香的商人有許多就葬身在大海之中,所以,他們可不想冒這樣的風險,不過,事情都得有人去做,像是如今,他們就在家族中尋摸可靠的,或者說是能夠拿捏得住的旁支庶子,給他們難以拒絕的好處,然後讓他們去做。這年頭,宗族的力量是後世的人所不能想象的,以宗族的名義要求,能夠拒絕的人是真的很少,因此,他們的事情還算是比較順利。
顯慶三年的正旦比起前面幾年都更加隆重,因為羊毛、棉花還有其他方面的貿易,盡管西突厥那邊,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一直對大唐耿耿於懷,但是,下面的部族如今小日子過得都不錯,他們又不是真的戰爭狂,沒事就想要打仗。大家的族人都是寶貴的,若是在戰爭中損傷過多,以突厥人的心性與風俗,甭管你之前立下了什麽樣的戰功,一旦你暴露出了虛弱的本質,那麽,迎接你的就是其他部族的吞並。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阿史那賀魯一直以來宣傳大唐威脅論,對於之前突厥幾次敗在大唐手裏各種不甘心,希望能夠恢覆突厥曾經的輝煌,下面的小部族一直不太買賬。
真要是打起來,咱們的羊毛賣給誰,豈不都砸手裏了?而且,比起打仗,賣羊毛可就舒服多了,找一些奴隸,多給羊梳毛,等到夏天的時候,再將羊毛一剃,立馬就有人上門來收購,中原那邊做的毛線還有羊毛氈子,羊毛毯子,毛呢布料,那可都是好東西,又擋風又暖和,比起他們自個搞出來的毛氈,不知道強到哪裏去了。總之,他們如今的日子,那叫一個舒服,他們不需要耗費多少代價,就能夠養活更多的族人,既然如此,何必要大動幹戈呢?因此,西突厥那邊甚至出現了分裂的意思,很多人都覺得,如今的日子已經很是不錯,而沙缽羅可汗的思想實在是太危險了,一旦沙缽羅可汗跟大唐開戰,他們如今的日子就要化為泡影,因此,一些小部族已經準備直接內遷到河套地區,徹底投靠大唐,另外一些呢,準備如同曾經東西突厥分裂一樣,打算另外再立一個突厥王庭,請大唐天子冊封一個新的可汗,借助於大唐的威懾,跟沙缽羅可汗分庭抗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些部族首領就直接跑到長安來朝貢天子了。
而西域那邊,同樣也是一樣,以前西域一些小國都覺得大唐在西域待不長,就像是當年的大漢一樣,大漢當年同樣也是在西域設了都護府的,結果最後呢,還是撤離了出去,西域依舊是那個西域,最多就是多了一些漢人留下來的血脈,但是時間長了,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是漢人了。就像是高昌,真要算起來,他們的祖先遷移到西域還沒多少年呢,但是,他們很多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來處。
因此,一開始大唐攻下高昌的時候,西域各國僅僅就是緊張了一陣子,後來就開始盤算著大唐什麽時候會放棄西域,哪知道,原本在西域那邊也就是當做觀賞性植物的白疊子到了大唐那邊,居然被人發現是一種極為有價值的經濟作物,這也就算了,就算棉花價值很高,若是大唐就是在自家的地盤種植,跟西域也沒太大關系,最多他們那邊多出一種互相交流的商品,他們可以想點辦法,從大唐那裏弄到棉花的處理辦法,回頭他們自個也能種。結果不知道是什麽人出了個主意,那些大唐人直接就開始在高昌故地種植起了棉花,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很是不錯,然後第二年的時候,就有大批的漢人遷移了過去,轟轟烈烈地種植起了棉花。
目光短淺一點的,趁機跟安西都護府做起了糧食買賣,畢竟,棉花又不能當飯吃,多了這麽多人,光是指望著從中原運輸糧食過去,顯然不怎麽現實,所以,從西域那邊購買糧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光長遠一些的就知道,這些中原來的漢人以後不光是不會走,反而會更加深入西域了,頓時許多國家都有了危機感,為了防止被抓住把柄,成為大唐經略西域的一個突破口,這會兒西域各國都爭先恐後地派出使者,甚至一些王室成員親自前往長安朝貢,表示自己的臣服之意,免得回頭大唐覺得自己不夠恭敬,就直接打上門來,將自家的土地也變成棉花地,那後悔也晚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李治是非常得意的。當年李世民被尊奉為天可汗,靠的是大唐的赫赫戰功,但是如今嘛,李治這邊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不管是突厥那些部族,還是西域各國,為了這次的朝貢都準備了許多賀禮,而按照天朝上國的作風,自然也是要加倍回賜的。要不是擔憂自個國家的命運,其實許多小國真的打算年年來一回,完全是白賺!
對於賞賜這些小國,朝堂上並沒有什麽異議,比起貞觀朝不同,李治上臺之後,還真沒什麽天災人禍,國庫充盈,這點賞賜比起當年楊廣的做派來,其實就是小兒科,因此,朝堂內外也很是淡定。甚至還有一些還在趁機斂財,比如說李義府一流,他知道西域諸國的擔憂,趁機販賣了一把焦慮,引得那些使者給李義府送上賀禮,就指望著真要是出了什麽事情,這位能在朝堂上說點好話。
而李悅這邊,也是這些小國送禮的重點,畢竟,李悅其實是最靠近西域各國的藩王,而寧州那邊的變化都與李悅有關,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小國都深信,李悅的態度對於西域來說非常重要。
結果,李悅禮物是收下了,但是,他壓根沒打算給西域各國說什麽好話。說白了,西域小國就是典型的生活在夾縫裏頭的國家,他們必須要在中原和草原霸主中間左右逢源,中原大多數情況下,其實要比草原霸主好糊弄,因為中原起碼講道理,但是草原上那些霸主一般情況下根本不講道理,他們只認利益。比如說,在他們遭遇什麽白災風災之類災害的時候,他們若是忖度著自己不是中原的對手,那麽,他們便會先跑到西域這邊過來搶劫一把,畢竟,比起兵強馬壯,稍微不註意就是崩掉一嘴牙的中原,其實還是西域比較好欺負一些。一般情況下,唯有草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一統,有了足夠的實力,並且中原那邊也比較虛弱的時候,這些草原上的霸主才會真正去找中原的麻煩,平常的時候,最多也就是在邊境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搶劫一把,多半根本不會深入,免得引發了中原那邊的反擊。
國與國之間也是存在著欺軟怕硬的現象的,比起講道理的鄰居,還是不講道理的惡鄰更加讓人容易產生顧忌之心,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西域各國都是傾向於突厥的。
但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一方面突厥雖說依舊很兇惡,但是,他們之前在幾次戰爭中都輸得比較慘,連頡利可汗都被抓到長安給天可汗獻舞去了,可以說,從二十年前開始,突厥在面對大唐的時候,幾乎就沒占過上風,哪怕如今突厥養好了之前被打掉的幾顆牙齒,像是恢覆了不少元氣,但是,他們畢竟不像是之前那樣有著足夠的威懾力了,反倒是大唐,如今卻是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李悅能夠理解小國的心態,但是,理解是一回事,立場又是另一回事,屁股不能坐歪了。他是大唐人,要看重的也是大唐的利益,所以,別說西域小國的那些禮物在李悅看來算不上什麽,就算是真的還不錯,李悅也不會為了這點利益就忘了自己的立場。不過,不收也不行,你要是不收,人家沒準就覺得你對自己有敵意,回頭誰知道他們會有什麽反應,因此,收是收了,但是李悅也準備了一些寧州的特產做回禮,就當做是普通的禮尚往來了。
那些人也摸不清楚李悅到底是什麽態度,不過,想想李悅的年齡,估計近幾年內,李悅應該在大唐的西域戰略中沒多少話語權,因此他們便也不再追根究底。
不管怎麽說,這一年的正旦大宴就變得非常熱鬧起來了,為了讓這些小國使節賓至如歸,教坊司還特別找了一些胡人表演了胡旋舞之類的節目,不管以李悅看來,他們對大唐原本的歌舞更感興趣。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後世的時候,歪果仁跑到種花家來玩,人家本意是為了體會種花家的特色,結果好客的種花人還領著他們去吃牛排沙拉之類的西餐,他們在自個的國家早就吃夠了,結果到了異國他鄉,還得再吃一遍,而且還是那種經過改良的,不怎麽正宗的家鄉菜,這就有些尷尬了。胡旋舞什麽的也是一樣,他們在自個的國家見得多了,自個說不定還能跳兩段,所以,也就沒多少意思了,反倒是中原自個的歌舞很有些看頭。不過,李治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想頭,安排了一場《秦王破陣樂》,倒很是叫一幫小國使節有些戰戰兢兢,畢竟,《秦王破陣樂》裏頭炫耀武功的成分實在是比較高,這些使節難免有些多想。
李悅也是頭一回見識到全套的秦王破陣樂,這玩意因為需要耗費的人力精力都比較多,演出一場其實是非常費力的,因此,自從此樂問世以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太廟獻俘之類的場合才會表演一次,有的時候幹脆也就是選取其中幾段表演一下,很少來全套,李悅出生以來,也沒遇到過什麽太廟獻俘之類的場合,最多就是正旦大宴的時候,教坊司選取其中的一兩段高潮演奏一下,然後就沒了,如今全篇一出,李悅頓覺就這一場,這次穿越也值了。
李治這邊志得意滿,但是草原上那邊,阿史那賀魯已經是愈發難以忍受如今的局勢了。他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原本他其實只是西突厥的大將,出身嘛,好聽一點是室點密可汗五世孫,實際上這就跟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一樣。像是突厥那些可汗,一個個正妻小妾一大堆,孩子也是一大堆,阿史那賀魯自個同輩的兄弟就好幾個,更別說是堂兄弟了,可以說,阿史那一族裏頭,起碼能有上百個人能自稱是室點密可汗的五世孫。不過,他也算是抓住了一個好機會,突厥之前被揍得挺慘,阿史那賀魯趁著這個機會,拉攏了許多突厥貴族,先是投奔了大唐,後來李世民駕崩,李治登基,趁著大唐顧不上草原的時候,這位叛唐自立。
偏偏李治登基之後,朝堂上的事情一度由長孫無忌做主,長孫無忌不算是鷹派人物,或者說,長孫無忌手裏頭沒有什麽靠譜的將領,朝堂上那些要麽當年開國的功臣,這些就算不是明面上就跟長孫無忌不對付,但是長孫無忌卻也不想讓他們繼續立功,而那些年輕一些的將領多半也是那些老將的部將門生,長孫無忌自然不希望這些人出頭,因此,雖說阿史那賀魯狠狠地下了李治的面子,但是大唐這邊最終並沒有做出什麽樣的反應。
這也讓阿史那賀魯自覺看出了大唐的虛實,覺得如今的大唐已經是青黃不接,也該到了突厥覆興的時候了。
哪知道,西突厥還沒囂張幾年呢,大唐就弄了些小恩小惠,將下面的那些部族給拉攏了過去。阿史那賀魯也承認,寧州那邊產的東西挺好用,各種羊毛制品很好,鐵鍋雖說沒法重鑄,但是用來做奶酪什麽的也非常耐用,就算是不能重鑄了當做事武器,但是在關鍵的時候往身上一擋,可比尋常的盾牌強得多。但是,北周距離如今也不過就是不足百年的時間,百年之前,統治著中原這個花花世界的還是鮮卑人,再往前,還有匈奴人,羯人什麽的,那時候突厥人其實還是柔然人的奴隸,但是,他們依舊記得那個時候,胡人的風光。所以,阿史那賀魯是真的向往著中原的花花世界,若是突厥能夠打下中原,哪怕只是打下半壁江山,對於突厥人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就算僅僅是劫掠一把北方呢,他們能夠獲得的好處也比唐人給的那些小恩小惠強多了。
阿史那賀魯自覺自己才是為了突厥好,目光長遠,偏偏下面那些部族都是目光短淺之輩,再這麽一下,下面那些部族都要被唐人收買了,所以,阿史那賀魯覺得不能再等了,他想要先下手為強,等到他先跟大唐打一場,下面那些部族就算是再不願意,也得跟著一條道走到黑了。
當然,阿史那賀魯的這點小心思,大唐這邊如今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是很在乎,事實上,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邊境太平的,有的人想要軍功,有的人想要土地,很多人已經覺得,漠南這邊的氣候其實跟西域那邊沒什麽區別,西域能夠種棉花,漠南應該也能種了。最好能夠將突厥人趕到漠北那邊吃沙子,或者是直接把他們往西域那邊攆,他們在前頭將西域那些小國幹掉,大唐跟在後面撿便宜就好了。
如今上元節還不是正式的假期,不過,上元節點燈的風俗卻是已經有了,李悅一直到在長安看過了燈會之後,才啟程返回寧州。在這段時間,寧州這邊的軌道已經滿負荷運行了起來。雖說下過幾場大雪,但是清理軌道上的積雪和清理官道還有其他道路上的積雪完全是兩個概念。因此,許多商人為了方便或者說是更快地將貨物運到西邊,幹脆就選擇了軌道。而這個的確沒有辜負他們花的運費,甚至折算一下,軌道運輸的運費可比他們通過別的方法運輸便宜多了,因此,到了寧州之後,一些大商人恨不得拍著胸脯表示,他們要出錢將軌道修到西域去了。
他們不是第一個這樣想的,之前那些遷移人口去安西的就已經有這個想法了,不過,李悅暫時沒答應下來,他也是考慮到突厥那邊未必太平,回頭別被突厥人破壞掉,那就麻煩了。要是李悅這個藩王像是漢朝時候的藩王一樣,能夠建立自己的軍隊,那麽這事倒是沒什麽好說的,沿著鐵路搞一個護路隊伍,借助於鐵路的機動性,這事不是不能幹。問題是,大唐的藩王可沒有組建軍隊的權力,當年也就是李世民因為開國那會兒開了個頭,搞了個天策府,然後呢,這丫的就在天策府都解散之後,來了個玄武門之變,這等前車之鑒在前頭,就算是親兒子,那都別想沾手軍隊的事情,何況是自個組建軍隊。就像是當年李承乾造反,明明東宮就有五衛,最後他還是得去拉攏幾個軍方的大佬。
至於讓那些世家保衛軌道的事情那就更別提了,開了這個口子之後,說不定西域以後就不是大唐的西域,而是世家的西域了!這些世家最擅長的就是因勢利導,給點顏色就開染坊。所以,在大唐對這裏有著足夠的控制力之前,修路的事情還是省省吧!
世家的聲音李悅都懶得聽,何況是這些商人,就算是他們背後有人,李悅也是用不著多給他們多少面子的。他到了寧州之後,就開始繼續幹自個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自然有王府那些屬官負責。
自從李洽和房遺則在李悅這裏得了足夠的好處之後,即便寧王府的屬官品級都不算高,但是依舊有許多人趨之若鶩,畢竟,誰跟錢也沒仇,當官撈錢還有點風險,在李悅這裏,不走歪門邪道,正經的收入都非常豐厚。那些被派出來給李悅作護衛的那些人原本還被人同情,畢竟從長安跑到寧州這邊,某種意義上都跟流放差不多了,但是如今他們回長安之後,大把的人想要跟他們換,畢竟,在長安任職也就是聽起來好聽,但是糟心的事情其實很不少,別的不說,在寧州那邊,他們只需要聽寧王的就行,而在長安,他們這些人就屬於一個媳婦頭上頂著好幾個婆婆,誰的話都得聽,另外就是,還有許多人得罪不起,雖說升職的潛力比較高,但問題是,潛力是潛力,概率是概率!與其等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的升職,還是多撈點錢比較劃算。以前的時候,寧州那邊或許還有可能撈點軍功,如今大概是不行了,據說那些突厥人,回鶻人到了那邊都跟孫子一樣,一個個點頭哈腰的,就指望著能多換掉寧州的好東西。像是布料還有什麽汽油之類的,他們那些護衛每個月都有不少配給,他們反正是包吃包住,每季都有新衣服,所以,很多護衛東西領到手就轉手賣了,買家一般就是那些突厥人或者是回鶻人。總之,聽說了曾經這些同僚的待遇之後,京城這邊的十二衛成員大多都很是羨慕,只恨當年自己沒爭取一下,跟著寧王就藩。
護衛尚且如此,何況是屬官,李悅剛剛就藩的時候,王府的屬官一度都沒有配齊,好些還是房遺則用房家的面子才找來了足夠的人將架子撐了起來,等到後來,李悅這邊的屬官名額變得炙手可熱起來,偏偏寧王府這邊寧願找臨時工,也不願意輕而易舉地就將職位拿出來了。
不管怎麽說,如今寧王府的屬官不管是之前的還是後來的,都算得上是這個年代少有的精英分子了,甚至還有幾個姓氏還比較顯赫,不過,他們也就是一個姓氏能拿得出手了,五姓七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沾到家族的光的,許多實際上早就是旁支中的旁支,在家族之中論起地位,只怕都不如主家的心腹仆人,更別提給他們安排什麽差事了,能讓他們接受族學的教育,就已經是主家的恩典,等到讀過幾年書,他們也只能自謀生路。
李悅這邊就有幾個人是這些世家旁支出來的,他們也只能擔任不入流的職位,並沒有什麽品級,但是待遇卻並不差。他們過來走的也多半是房遺則或者是李洽等人的門路,不過,為了防止他們竊密,他們負責的也多半是一些無關那幾個產業的差事,李悅對他們也並不了解。
不過,因為之前賀蘭敏之的緣故,李悅如今打算在這群人之中挑選一些人進行自然科學的啟蒙,便表示要在王府之中設立一個學堂,對王府屬官的子女開放,以後會優先在王府任職,若是格外優異的,王府會負責舉薦給朝廷。
李悅這般一說,頓時,一群人都心動了。像是房遺則,他妻子作為荊王之女,雖說當年的事情沒有牽連到她,但是以後自家孩子想要出仕的話,難免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畢竟,長孫無忌雖說是死了,當年的案子卻沒有翻過來,荊王依舊頂著謀反未遂的罪名,有著這樣的外祖父,他們能有多光明的前途?而若是在李悅這邊就不同了,李悅是真的不太在乎這些。何況,李悅如果肯舉薦的話,還是比較靠譜的,畢竟,李悅在聖人那裏是真的挺有面子。因此,房遺則頭一個相應了號召,將自己年長的兩個兒子房承謹,房承儀送了進來。李洽自個孩子還小,最大的長女也不過就是三歲,但他居然說動了自個兄長李津,將侄子李培給送了過來。
有了這兩位帶頭,其他人幹脆利索地就開始寫信,準備將孩子接過來。在家讀書未必有什麽前程,到了李悅這裏,前程起碼能有個大半,誰也不是傻子,所以,他們不樂意才怪!因為軌道的存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有十幾個孩子,當然還包括了他們的家人,陸陸續續趕到了寧州,寧王府的學堂終於進入了正軌。
李悅沈醉在教書育人的成就感中,想著再過幾年,就有許多助手給大唐的工業化進程添磚加瓦了,結果第一批羊絨還沒有到位,突厥人的馬蹄聲就向著寧州而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